推簧矯治器(舌簧)
推簧矯治器是活動可摘式矯治器的一種,臨床上常用到的推簧[舌簧]。一般用于乳牙期、替牙期兒童口腔個別牙畸形的早期矯治,能直接給牙齒施加矯治力移動牙齒到正常位置。

臨床應用
一般用于乳牙期、替牙期兒童個別牙畸形矯治及牙性、功能性的前牙反牙合。推簧也可作為大多數矯正器的附件聯合使用,如螺旋擴弓器,前牽引矯治器等。
作用原理
通過牙合墊墊高了反牙合牙,解除反牙合牙的反鎖結關系,再利用彈簧將畸形牙向正確方向移動, 以達到矯治目的。
使用方法
1、屬于活動可摘式矯治器,需要患者積極配合。初戴時考慮到病人的不適感,不需要急于加力,一周后逐漸加力,教會病人及家長取戴,注意事項,強調一定要戴用進食,注意口腔衛生,愛護矯治器。
2、 定期復查,每2周左右觀察一次,檢查有無矯治效果,顳頜關節有無不適,牙齒有無松動,病人矯正器戴用及口腔衛生情況。
3、 矯治牙解除反鎖牙合后應分次磨除后牙牙合墊,每次磨去0.3-0.5mm直到全部磨除。
4、反牙合矯治后需要戴原矯治器保持6個月左右,避免復發出現前牙內傾或擁擠現象。
注意事項
一旦后繼恒牙萌出,就需要立即拆除維持器,以免影響恒牙的正常萌出。有些情況下,需要對間隙缺失維持器進行調整,以適應牙槽骨的增長。
指簧式矯治器
活動式指簧矯治器是一種用于替牙期前牙出先間隙指簧可用與關閉前牙齒間隙。
導弓式矯治器
導弓式矯治器是根據“推簧矯治器”的特點改良而成的功能與機械的混合裝置。一方面利用推簧推上頜前牙,另一方面通過導弓對下頜作用,使下頜后移,同時內收下前牙。這種矯正器能達到同時矯治上下頜的目的。

臨床應用
一般用于乳牙期、 替牙期、恒牙初期兒童的牙性、功能性及輕度骨性前牙反牙合但下能后退者。對下前牙有散在間隙的反牙合病人,可通過導弓內收下前牙。如需要也可與螺旋擴弓器牽引鉤等聯合使用。
作用原理
通過牙合墊墊高前牙,解除反牙合牙的反鎖結關系,導弓作用于下頜前牙,內收下前牙并導下頜向后,同時利用彈簧將上前牙唇向移動,以達到矯治反牙合目的。
使用方法
臨床使用方活基本與“彈簧式墊式矯治器”類似,導弓一般不加力(下頜恒前牙有間隙者可稍加力),主要依靠肌肉的功能力。
牙合墊矯治器
牙合墊矯治器根據牙合墊咬面形態大致可將其分為光滑式牙合墊(非解剖式)、解剖式牙合墊,牙合墊的實際用途非常廠泛,不能單指一種矯正器;有解除反牙合牙或鎖牙合牙的后牙牙合墊、尖牙誘導板牙合墊、全口穩定性牙合墊等。

臨床應用
主要用于配合固定矯治器,解除反牙合前牙后牙,以及鎖牙合的反鎖結關系,解除牙合干擾,抬高咬合, 引導頜位以及輔助矯治。
作用原理
牙合墊用來墊高咬合,以解除反牙合及鎖牙合的反鎖結關系,以利于固定矯治器糾正反牙合或鎖牙合。
使用方法
配合固定矯治器使用,交代注意事項,強調一定要戴用進食,注意口腔衛生,反牙合解除后應分次磨除后牙牙合墊,直至全部解除。
前方牽引矯治器
前方牽引矯治器是利用口外裝置對上頜骨施加矯形力,向前牽引上頜骨并促進上頜骨發育的矯治器,可與擴弓器聯合使用,也可附加舌簧一起使用。由口內部分和口外面罩兩個部分組成:前引器可分(活動前方牽引)和(固定前方牽引)。
作用原理
當下頜前突被確診是錯牙合原因時,治療目標應是限制下頜的生長;當錯牙合被確診是上頜后縮發育不足造成時,治療目的應是應用矯形力的方法促進上頜的發育,刺激上頜骨矢狀與垂直向的生長,前方牽引對上下頜都會發生作用。
使用方法
口內裝置與口外裝置間用彈性橡皮圈牽引,牽引方向向前向下,與牙合平面平行或略低于牙合平面,斜向前下與牙合平面呈30°角,通過彈性施力,初始每側200g, 以后每則500~1000g,每天12-14個小時,當近中磨牙關系,被輕度過矯正時,停止前方牽引。隨著反牙合解除需逐步調磨牙合墊。
注意事項
1、前方牽引促進上頜骨生長的較佳年齡在8-11歲左右。年齡越大,矯形作用越小,牙齒變化多,頜骨變化小,不適合成人。
2、要求患者延長戴用時間,每天至少12小時,戴用時間越長,頜骨變化越大,矯形效果越好。
3、在前方牽引的過程中,牽引力的作用會使上磨牙升高,刺激后部牙槽突的生長,從而使下頜向后旋轉,這種變化對于低角病例有利,但不利于高角病例。這一點在矯治過程中應特別注意。



上頜平面導板
上頜平面導板是正畸臨慶最常用的一種簡單功能矯治器,通常用于配合固定托槽矯治,打開咬合,整平牙弓,構造簡單萬便實用。根據臨床需費通常分為基托可摘和帶環固定。

臨床應用
一般用于別牙期、替牙期、恒牙列期的深覆頜,配合固定矯治器打開咬合、整平牙弓,同時為下頜固定矯治器的裝戴提供方便。
作用原理
當患者佩戴上頜平面導板時,下頜前牙必到水平導面, 抬高了整個攻合后牙分離3-4mm,長時間佩戴,上下磨牙會逐漸生長,抑制下頜前牙萌出基至壓低下前牙,從而改善頜面部垂直高度和矢狀關系。
使用方法
佩戴于上頜,患者用下前牙輕輕咬合于導板上,進食時也可佩戴定期復查,每2周左右觀察一次, 檢查有無矯治效果,顳頜關節有無不適,牙達有無么動,導板有無影響下頜的側方運動,病人矯正器戴用及口腔衛生情況。若深覆頜沒有改變,需檢查原因,是否導板高度不夠或病,人沒有堅持佩數等。
注意事項
1、初戴時,應做多個下頜前牙與平面導板咬合接觸(避免個另牙早接觸)。
2、矯治過程中注意觀察后牙離開的距離,保證后牙垂直離開3~4mm,高度不夠的情況下可不斷加厚尋板,直至達到咬合所需打開要求。
3、觀察導板前后寬度,下頜前牙不可咬于導板的后部基托,加重遠中錯牙合、前牙深覆蓋, 等情況。若深覆牙合沒有改變,需檢查原因,是否導板高度不夠或病人沒有堅持佩戴等。
上頜斜面導板
上頜斜面導板5上頜平面導板相似,用科與面代替了平導直。多用于下欲后縮患者,導下頜向前,可單獨使用,也可作為其它矯治器的附著件配合使用,結構簡單、佩戴舒適。根據臨床需要通常分為(基托可摘式)和(固定帶環式)。
臨床應用
一般用于乳牙期、 替牙期下頜后縮為主的早期前牙深覆蓋畸形的陽斷性治療,也可用于配合固定矯治器去除牙合干擾、導下頜向前,誘導中性頜關系,打開咬合、整平牙弓,同時為下頜固定矯治器的裝戴提供方便。
作用原理
當患者佩戴上頜平面導板時,下頜前牙的切脊咬到斜面導板上,使上下頜后牙分開無接觸,下頜前牙沿導板的斜面向上前牙滑行,刺激下頜生長和引導下頜向前運動,有利于上下后牙槽高度生長,及下頜的正常生長發育,從而改善頜面部垂直高度和矢狀關系,建立中性頜關系。同時導板的反作用力可使下頜前牙感向煩斜,增加下頜牙弓長度。
使用方法
佩戴于上頜,患者用下前牙輕輕咬合于斜導板上,沿斜面滑行,進食時也可佩惑,定期復查,每2周左右觀察一次, 檢查有無矯治效果,顳頜關節有無不適,習齒有無松動,導板上有無影響下頜的側方運動,病人矯治器戴用及口腔衛生情況。若上下頜關系、深覆牙臺覆蓋沒有改變,需檢查原因,是否導板高度不夠或病人沒堅持佩戴等。
注意事項
1、初戴時,應做多個下頜前牙與斜面尋板咬合接觸(避免個別牙早接觸),不能有前牙的咬合創傷。
2、矯治過程中注意觀察后牙頜間的距離,斜面的高度不能一灰性升得太高,一般保證后牙咬合打開2-5mm,高度不夠的情況下可逐漸加厚導板,直至達到咬合所需打開要求。
橫腭桿(TPA)
橫腭桿是將上頜左右第一磨牙或者第二磨牙用一條1.0-1.2較粗不銹鋼絲連為一體,而達到增強支抗的一種裝置。
臨床應用
1、糾正磨牙旋轉、調整磨牙近遠中方向移動、磨牙頰舌側位置。
2、調整磨牙垂直向位置, 需配合口外垂直牽引或微種植體支抗。
3、具有上頜牙弓寬度擴大或腭向縮窄輔助,定向移動牙齒。
4、增強固位及支抗常用。
作用原理
腭桿把雙側帶環連成一體,磨牙受力后不易發生近遠中舌向旋轉,并由于兩側后牙連成一整體,相應地增加了支抗牙的數目,起到增強支抗的作用。
使用方法
固定式橫腭桿通過帶環與牙齒粘接固定即可;可摘式橫腭桿以橡皮圈方式固位于雙側帶環舌側的水平舌側鞘內,需要時可隨時取下加力調整。
Nance蘭絲弓
Nance蘭絲弓是一種有效和可靠的增強支抗的方法,由磨牙帶環、Nance蘭絲弓及連接的不銹鋼絲組成。
臨床應用
Nance腭托在配合固定托槽矯治中,應用較為廣泛。有效可靠的增強支抗裝置和維持牙弓長度的缺隙保持裝置。體積小病人佩戴舒適,用于上頜。作用原理
Nance蘭絲弓前部不與前牙接觸,通過一個小的樹脂基托與硬腭前部接觸,可以阻止上后牙的前移,起到增強支抗的作用。不僅僅是前后的,對維持支抗磨牙各個方面的穩定都是有效的。
使用方法
固定粘接,不依賴患者配合。將成品Nance蘭絲弓佩戴好,檢查Nance蘭 絲弓與牙粘膜接觸情況,合適后粘固即可,粘結時,手指推壓Nance蘭絲弓塑料部位,幫助就位。
橫腭桿+蘭絲弓
橫腭桿+蘭絲弓在正畸治療中應用越來越普遍:橫腭桿用于加強和穩定磨牙支抗,一般橫腭桿可以保留到正畸治療的最后完成階段,蘭絲弓可以阻止上后牙的前移,起到后支抗的作用。將蘭絲弓的連接體同橫腭桿一起焊接到支抗牙帶環上即為橫腭桿TPA+Nance蘭絲弓。
舌弓
舌弓是位于牙弓舌側的弓絲,一般制作固定式,多用于下頜,正畸臨床主要用來穩定抗基牙,增強支抗。
臨床應用
1、固定矯治器的矯治中增強支抗。
2、用來擴大 或縮小牙弓寬度。
3、用于成人下頜前牙簡單矯治的保持。
4、兒童下頜多個乳磨牙早失的缺隙保持器。
作用原理
弓絲與磨牙帶環形成一個整體, 增強了磨牙的穩定性,維持牙弓形態;同時雙側磨牙相互對抗,抵消了前牙的反作用力,增強支抗;通過調整弓絲寬度擴大或縮小牙弓寬度。
使用方法
固定粘接,不依賴患者配合。將成品舌弓佩戴好,檢查舌弓與牙粘膜接觸情況,合適后粘固即可;用于調整牙弓寬度的舌弓,每次復診必須取下調整加力,然后重新戴入。